首页 > 政务资讯 > 县区(园区)

灵璧县:以“有效衔接”大提升实现乡村振兴大提质

文章来源:拂晓新闻网浏览量:发表时间:2024-08-21 11:22 责任编辑:大数据中心

近年来,灵璧县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主线,严格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力推动有效衔接工作上台阶、见实效。

抓牢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建立“信息共享比对、定期评估、分类帮扶”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数据比对、入户核实疑似风险点等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以驻村队伍、村“两委”干部、帮扶联络人为依托,建立起覆盖县、镇、村三级的“网格化”责任体系,组建网格2681个,配备网格员3051名,动态排查并解决各类问题4687个。去年新识别监测对象546户2059人,落实帮扶措施3097条,无一人返贫致贫。构建“找困难群众”和“困难群众找”双向发力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机制,坚持干部定期排查、农户自主申报协同推进,全面筑牢防止返贫致贫防线。对整户无劳动力的脱贫人口或监测对象家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农村低保对象、近三年家庭人均纯收入持续减少的脱贫户和家庭人均纯收入较低和明显减少的农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农户等9类重点人群,每月开展入户走访,累计走访2万余人次。

算好经济账推动农民增收。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紧盯“产业、就业”两个关键,实行“增收、减支”双向发力,千方百计鼓起群众“钱袋子”。加强产业培育,锚定食用菌、肉牛等优势主导产业,扎实推进“秸秆变肉”“秸秆变菇”工程,投入产业发展衔接资金1.35亿元,实施到村项目13个、到户项目5456个,关联脱贫户及监测对象5456户。统筹抓好劳务输出和就近就业,建好技能培训、人力需求等数据库,用好帮扶车间、公益性岗位等载体,扎实开展送岗服务、技能培训等工作,持续增加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和工资性收入。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防范、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和供水工程长效保障“四项机制”,综合运用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兜底保障政策,持续拓展小额信贷“一自三合”金融模式,全面落实农业保险等各项惠民政策,减轻群众生产生活支出。

健全机制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建立“组织领导、横向督导、考核评价”三大工作机制,形成“县委统一领导、部门合力共为、镇村推进落实”的工作格局。以“闻过则喜”的态度,加强过程督导和问题起底,点上问题实行“分类交办、分级整改、分级约谈”,面上问题实行“统一会商、统一调度、统一验收”,形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督导整改闭环。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目标任务,参照省对县考核评估指标体系,拟定县级考核细则。同时,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乡镇党委书记述职评议重要内容,加大奖惩问责力度,并与干部绩效奖励、评先评优、职级晋升、选拔任用相挂钩,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