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改革竞进姿态 不断催生发展新动能
——访市委常委、灵璧县委书记时志远
记者:请您结合实际,谈一谈灵璧县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新进展?有哪些突出成效?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时志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近年来,灵璧县坚持向改革要动力,持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轴承产业“四链合一”发展模式获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编入全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典型案例》,机械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基地)获评全省进步较快集群;2023年,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医保工作、高标准农田建设、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等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党建、经济发展双百分考核排名全市第一。下一步,灵璧县将深刻把握经济体制改革引领作用,深入研究产业、行业、企业,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做大做强轴承产业、食用菌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灵璧县在发展进程中是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做法有哪些?
时志远: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发展为了民生,抓民生就是抓发展。近年来,灵璧县坚持以改革惠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国家级县城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示范县建设,获评安徽省文明城市、安徽省森林城市;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2023年大豆单产刷新全省最高纪录,获评全国小麦、玉米、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为全省唯一,杨疃镇乡村振兴示范区在全国评估中荣获A类等次;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创新开展“走基层、防风险、促发展、惠民生”工作,四轮次累计走访群众86万余户次、市场经营主体3500余个次,收办群众诉求建议3.3万余件,“6660000灵璧热线”累计受理办理事项3300件;全面推行“灵听灵璧”微信小程序,累计受理办理民生事项12950件; 整合国务院“互联网+督查”、人民网省委书记留言等“八大平台”,成立“民声呼应”工作专班,编印“灵听璧应”56期,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下一步,灵璧县将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用好“走防促惠”“灵听灵璧”“灵听璧应”等平台载体,聚焦物业提升、交通出行、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头等大事”“关键小事”,推出更多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记者:请您结合灵璧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谈一谈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时志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近年来,灵璧县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坚持严字当头,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一贯到底,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续优化净化政治生态,创新开展“三比三看一评议”改作风促发展评比活动,建立公职人员被请托违规干预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为全县公职人员定制“廉洁提醒”专属彩铃,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接下来,灵璧县将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用铁的纪律、实的作风,保障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努力交出一份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灵璧答卷”。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锚定打造“两县两区一基地”战略定位,聚焦发展要事,紧盯民生实事,以改革开路,以创新破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灵璧新篇章。